2024年5月19日下午2点,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费舍尔美术图书馆(Fisher Fine Arts Library)克莱蒙讲坛(Kleinman Forum)隆重举行了“林徽因入学宾大百年暨建筑学位追授庆典”。这一盛大活动汇聚了来自各界的嘉宾和学者,共同缅怀和庆祝这位中国杰出女建筑师的卓越成就。

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Weitzman School of Design)院长弗里兹·斯坦纳(Fritz Steiner)在致辞中强调了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巨大贡献,以及她在宾大学习期间的艰辛历程。他表示:“多样性和视角的丰富性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林徽因的故事和她的卓越成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林徽因家族代表于葵动情地回顾了林徽因在宾大的求学经历和她对建筑事业的执着追求。她说:“作为林徽因的后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感动。林徽因以其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在那个年代打破了重重障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杰明·林校长讲席副教授林中杰(Lin Zhongjie)和东亚艺术教授夏南悉(Nancy Steinhardt)分别从学术和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林徽因在宾大的求学历程以及她在中国建筑保护领域的突出贡献。

宾大建筑档案馆馆长威廉·维特克(William Whitaker)展示了林徽因的学生档案,详细介绍了她在宾大学习的课程和成绩,强调了她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

宾大建筑系主任胡如珊(Rossana Hu)强调了林徽因开创性的精神及其在将传统中国建筑原则与现代实践相结合方面的作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在发言中选取了林徽因一生中的五个非凡的片段刻画了她的超凡脱俗,包括少年时期访欧、来到宾大留学、深入偏远地区考察、与儿女的对话、参与国徽的创作等。王丽方教授认为宾大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这一决定不同一般,本次事件赞美了中美两国的建筑文化交流,推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创造了一个历史。发言的最后,王丽方教授真诚欢迎大家关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自春季开始举办系列纪念林徽因诞辰120周年的活动。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王兰则从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和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林徽因的影响,强调了林徽因在城市规划和健康城市研究中的贡献。作家与古城保护学者张琴分享了她对林徽因诗歌和建筑作品的研究成果,强调了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建筑史上的地位。

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林徽因的学术成就和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在论坛中分享了她对文化交流及建筑学科发展的见解。她强调,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在国际交流中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可以形成多重视角。这种视角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建筑的内在价值。她呼吁学者们以开放的心态,推动建筑和文化的共同进步。
宾大建筑系主任胡如珊(Rossana Hu)总结道,林徽因的成就不仅在于她的建筑作品,更在于她的学术精神和文化传承。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继续探索建筑学和文化交流的无限可能。
这次庆典不仅是对林徽因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美建筑文化交流历史的一个重要纪念。宾大通过这一活动,展示了其在推动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就。未来,宾大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在建筑学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建筑教育和研究的创新发展。